作者: 張吉米

張吉米
張吉米
類別 | 表演藝術
專長 | 導演 文字 表演 策展
1994年從事劇場演出以及創作,曾合作團體有:百樂門大戲班劇團、臨界點劇象錄劇團、九歌兒童劇團、差事劇團、瘋狂劇場、五節芒劇團、上海草台班、角落兒童劇團、Be劇團、沙拉肯跟劇團、法國盲點劇團、小劇場學校、慢島劇團、再一次拒絕長大的劇團、原型樂園、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等。

2008年張氏參加第一屆臺北藝穗節,將自己的婚禮公開售票演出《張吉米的喜酒》,從此改變張氏對於劇場的認知,不再限於特定空間。2011年有感於台灣的藝穗節漸趨保守,於是自籌與臺北藝穗節同名的節中節《第四屆臺北藝穗節》,以園遊會的形式,超過100項國內外藝術家的作品,嘗試突破藝穗節的可能性,成為臺北藝穗節有史以來的創舉!

2012年8月更以全新創作摩托計程車《CYH-279》,打破台灣劇場歷史中,人數最少以及空間最小與最大的紀錄。由於摩托車劇場被廣泛討論,2013年受華山生活節邀請與福特合作策展《汽車劇闖》,讓劇場空間再次有了新的變化。

2014年策辦藝穗遊行,嘗試將以往單一定點的集中式遊行,縮小規模擴散到台北市31個演出場地,增加藝穗其節慶的味道。並於同年參與原型樂園主辦的《夜市劇場》,讓藝術以最貼近民眾的方式呈現在花蓮自強夜市,造成全台劇場界的風潮。2015年中與台大藝術季合作,結合真人實境遊戲和原創市集的《距離115.904123AU》,在台大舊體育館演出,被稱為「RPG劇場」。同年參與原型樂園《跟著垃圾車遊臺北》創作,結合庶民文化在街頭上演,受到好評。2016參與再拒公寓聯展製作《從心設定》,讓觀眾扮演角色參與演出。同年再以此形式製作《愛莉絲夢若仙境》參與烏鎮藝術節。

2017年參與臺北藝穗節,發表《致深邃美麗的》,探討劇場表演本質,並於隔年榮獲台新藝術獎入圍。該年有感於劇場形式應該隨著時代延伸,便開始研究手機創作,期待能創作一個大型行動創作平台。
2021年起,開始大量參與漫遊者劇場的形式創作,觀眾在《少年待在立法院的那幾天》中,在現場無任何工作人員下,以手機自行下載觀賞。6月也參與樹德科技大學《走路的聲音》創作,同樣是以漫遊者劇場的形式進行,在三級疫情底下,完全達到不群聚的活動,造成非常大的迴響。7月也參與鄭亭亭在東京雙年展的作品,以同樣的漫遊者劇場形式,擔任技術總監。

張氏現為本劇場負責人、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副理事長、小劇場學校課程師資、PAR表演藝術雜誌專欄作者。

CYH-279 摩托計程車

2012-08-10 | 劇場

當可以站立的地方都被消滅時
全台第一座行動劇場就開張了!!

第四屆臺北藝穗節《第四屆臺北藝穗節》

2011-09-11 | 策展

《第四屆臺北藝穗節》特別有意思,可以到小南門旁邊的「城中藝術街區」,以園遊會的方式來參與藝穗節。十個場地從下午1點到晚上10點同時演出,每個場地走路不到2分鐘。有室內也有戶外,每個節目從一分鐘到一小時不等,而且充滿許許多多的互動演出。這次我們要說「讓臺北藝穗節超越臺北藝穗節!!」

2011地下劇會 ─ 被遺忘的角落《真的要格式化嗎?》

2011-07-15 | 戲劇

現代人幾乎人手一台電腦,不懂電腦的人往往都很珍惜電腦,一台電腦都可以用很久。但是當裡面的硬碟隨著時間老舊,面對一天到晚都在格式化的維修工程師,資料當然也就一定要消失了。記憶是不是可以如此輕易的格式化,人的存在是不是可以如此輕易的格式化?可以讓記憶繼續而不要格式化嗎?

只知道()的不能

2009-09-01 | 表演藝術

這是一部具有禪意的戲,我們可以看到別人眼中的刺,但卻看不見自己眼中的樑木。「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但,當鏡子照鏡子時,兩片鏡中的畫面會是什麼呢?光從何來?相從何來?佛從何來?造物主又從何來?

張吉米的喜酒

2008-09-03 | 策展

以一場台灣傳統喜宴作為演出形式,輕鬆詼諧,讓觀眾錯置於奇妙的時空,並結合台灣劇場界的菁英與暗樁來賓,聯合創作一齣載歌載舞又不失深度的絕妙好戲。

牯嶺街百年祭:《殺時間事件》

2006-08-27 | 戲劇

本劇以1999年震驚社會的軍史館殺人事件及2004年王莫林的劇場作品「軍史館殺人事件」為創作發想。在一個博物館裡,三個被關在不同時間黑洞的角色, 用意象的肢體及語言,呈現出一個沒有驚喜的世界,並釋放體內暴力,從而獲得救贖。全劇將藉此探討人性被約制的暴力行為及反作用力。

軍史館殺人事件

2004-11-09 | 表演藝術

本劇寓意從1999年震驚社會的軍史館殺人事件切入,以意像與真實交織而成的劇情,通過影像及裝置,將該殺人事件抽絲剝繭,企圖揭開殺人動機後的謎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