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范天寒和他的弟兄們》
范天寒,在這裡僅剩的一個姓名,卻因著他引動一串破碎不全的事件與場景,那些關於他弟兄姊妹們的模糊面貌,如何追尋。一名攝影師,一次又一次的紀錄究竟想要拍下什麼;畫面聲音的捕捉與拼湊,真能勾勒真實?感知與行動在歧路裡如何能不迷失?50年代一場噤聲的剿殺,80年代一次罷工運動;作為面對歷史的一名觀眾,在臺灣客家運動三十年的演出裡,你我的現場在哪?
一個空的位子,應該在的那個人始終還未能坐下。
一齣戲的源起/鍾喬
時間是一條時而波瀾洶湧、時而寂靜無聲的長河。30年前,在解嚴後的1988年,因著一場語言主體性的倡議,發生了客家「還我母語運動」。然而,就客家歷史與生活的現實而言,人與土地的生產關係所形塑出來的社會構造,卻牢牢地將我們的目光,凝神於時間彼岸的一場白色恐怖刑殺,與另一場發生於小鎮的工人罷工事件。
客家不以「回首」這個詞彙來形容看見過去;卻以「轉身」來訴說對共同記憶的追索。這意味著,當下的世代,將以身體行動將過去發生的重要事件,挪置於我們的面前,重新審視共同記憶的方方面面。更形迫切的是,在或許清晰,或許模糊的記憶堆中,摸索自身與這些記憶的關係!
這便是客家記憶,以它流動的載體,所帶動的文化力量。像似河水流淌的聲音,無嗅無味,卻牽動無比深遠的連結。就是這樣的連結,我們將以一齣戲的始末,來訴說看得見的故事,以及藏在這故事背後,更為隱形的、卻深深紮入我們血脈中的觸動。
這就是《范天寒與他的弟兄們》這齣戲的源起。
演職人員
製作:差事劇團
前期製作:陳雅柔
執行製作:關晨引|周經倫
導演:王瑋廉
文本創作:鍾喬|鄒雅荃|王瑋廉
演出人員・僅按姓氏筆劃排列:
蕭唯曦|謝宗宜|溫吉興
馮文星|陳怡彤|梁馨文
郭盈秀|曾啟芃|汪冠岳
現場音樂:黃瑋傑與山寮樂隊
舞台監督:鄒雅荃
燈光設計:賴科竹
聲音設計:史旻玠
聲音執行:吳昂霖
服裝設計:徐英祥
影像設計:郭盈秀
物件設計:關晨引|邱志成
平面設計:蕭唯曦
宣傳協力:蘇泓賓
導演助理:劉貞貞
客語指導:羅思琦
照片提供:蔡明德
影像紀錄:客家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