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用範圍:展場佈展、換展、撤展、運輸定位、施作與電氣作業相關人員
內容重點:從風險管理、現場檢核、作業標準到自主檢查,提供全方位展覽作業安全規範。
特別推薦:高處作業墜落預防、電氣設備使用安全自主檢核表

簡介:本指引綜合參考美加港經驗及臺灣法規,針對影視產業拍攝現場之特殊風險制定,內容涵蓋責任分工、安全意識、風險評估、極端天氣應變、場地與通道安全、感電與墜落預防、個人防護具、急救應變等,屬行政指導性質。
特別推薦:附有多份實用檢核表(如緊急聯絡、消防安全、意外事故報告表、一般安全衛生管理、工作場所管制檢查表、墜落危害預防、爆破作業、拍攝場地風險評估、影視劇組各組別之初步危害分析等),可作為劇組自主管理安全的工具。

簡介:提供用於高溫戶外工作的風險評估方法,內含熱指數表與風險等級分級管理原則,協助計畫性地安排作息、飲水與休息制度。
用途:對於夏季戶外演出、搭棚等需要暴露於高溫環境下的藝術工作有實用幫助。

簡介:適用所有在晚間10點至清晨6點工作者,提供夜間工作風險評估架構,包含疲勞管理、照明、緊急應變、安全巡查等。
用途:建議文化活動、拍攝、夜間排練等需要於深夜工作的藝術工作者參考。

簡介:針對高空工作車之多樣型態與潛在風險,從車體結構、人員資格、操作與維修管理等面向建立安全機制,協助事業單位進行制度化自主管理。
用途:適用需搭設舞台、燈光、戶外裝置等須使用高空作業平台的藝文工作環境。

🧗 繩索作業安全指引
簡介:針對無法設置施工架或安全網的臨時性高處作業所制定。協助事業單位妥善評估高度作業的潛在風險,並建立繩索作業標準流程,保障工作者安全。
適用範圍:工作高度超過2公尺,且現場條件無法設置其他安全措施,只能使用繩索作業的情況。

適用範圍:文物普查、室內修護空間作業者,如修護實驗室、調查紀錄空間等。
內容重點:包含作業風險評估、安全責任、修護環境辨識、災害防護與應變規劃,並兼顧消防、建築、文化資產保存等法規連動。
特別推薦:本指引附有多項實用表單,包含「調查與修護場地風險評估清單」、「修護試驗空間安全管理檢核表」、「安全防護用具檢核表」以及「古物/文物災害緊急應變及通報流程表」,可作為日常風險管理、教育訓練與突發事件應變的重要工具

適用範圍:於戶外、古蹟現勘、開放場域等空間從事文物普查與修護作業者。
內容重點:強調雇主或團隊負責人應訂定符合戶外環境的安全衛生計畫並適時修訂,內文分為「安全職責與風險管理」與「常見危害與預防對策」兩大章節,協助文化資產工作者於開放空間中建立基本的職災預防與安全管理機制。
特別推薦:建議搭配使用「戶外工作場地風險評估清單」、「高處作業施工安全檢查表」、「重體力作業安全檢查表」及「作業危害告知單」等表單工具,作為工作前危害辨識、教育告知與現場檢核流程依據,有助提升團隊應對高風險戶外作業的實務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