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可以幫我簽個名嗎?》勞動權益論壇劇場在12/17演出順利結束

未提供相片說明。

《請問,可以幫我簽個名嗎?》勞動權益論壇劇場在12/17演出順利結束,感謝觀眾們不畏低溫的前來觀賞,還熱烈的參與討論,讓地下室的空間溫暖起來!

來參與的朋友們,有近半是藝術相關領域的,對於這樣的劇情有一定的共鳴,而且也發覺自己的工作環境常常沒有合約就開始工作,好奇為何藝術領域會有此種特殊的信任合作方式且行之有年;而其他非藝術領域的觀眾,則從自己的職場出發,有既定的契約必須簽署,像是做採購契約等,必須有一定的書面契約,才能比較順利地開展工作,以免後續發生爭執。

在實際的取代過程中,觀眾們透過爭取著作權姓名表示、違約金條款的討論,一再的想要跟執行製作說明,其實簽約不該這麼急就章,而且連條款都不是很清楚的情況下,為何要簽約?只是夾在上層與下層中間的執行製作,為了讓款項順利發放,不得不配合時程要求,而採取比較硬的方式要人簽約,也會造成一些紛爭。

觀眾想要看仔細合約、找人幫忙看,希望爭取一點時間,甚至是要修正條款內容,其實也都是一般簽約前必須要做的,透過與人諮詢合約內容,可以更了解自己簽了些什麼,而不是等到出事情後才發現合約對自己毫無保障,甚至是可能帶來不利的影響。

終極問題是,執行製作也是乙方,他只是代為執行上層交辦的工作,也沒有最終決定權,因此與他發生爭執,真的可以改變些什麼嗎?還是讓他感到為難與無奈呢?而積極爭取自己權益到最後,難道只能讓自己黑化,無法得到團結爭取的結果嗎?

也有觀眾想得很遠,想到說這檔演出雖然僅止於此,但還有未來,如果要讓表演藝術環境更好,那麼找更多人一起組織起來,對現有的制度進行變革,也是一個重要的長期策略。

未提供相片說明。
未提供相片說明。未提供相片說明。未提供相片說明。未提供相片說明。未提供相片說明。未提供相片說明。未提供相片說明。未提供相片說明。未提供相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