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與生成式AI大亂鬥:創意之戰 》座談側記

未提供相片說明。

近年來,藝創工會有許多會員感受到被AI取代的壓力,紛紛擔心失業。過去討論多集中在法律層面,本次8月11日藝創工會舉辦的「藝術家與生成式AI大亂鬥:創意之戰」座談會,重點探討AI在創作中的角色,以及它是工具還是有自主性。

藝創工會理事崔廣宇,介紹了當前幾個舞蹈編舞者與AI開發公司合作的案例,發現其中透過大數據可分析出動作的趨勢產生新的舞碼,AI與編舞家都在共同學習。也認為AI是演化趨勢,創造性的突破還是人類專屬,目前還不足以威脅創作者,真正的威脅可能來自AGI(通用人工智慧)時代。

藝創工會理事長張吉米則分享了自己身邊遇到的案例,來自一個聲音募集計畫,他擔憂演員、配音員的聲音在被AI公司蒐集後,後續的授權以及權益的保障是否完備,儘管AI趨勢不可避免,但工會仍可以在其間扮演保護創作者的角色。

觀眾中有寫類型小說創作者分享,原本一本小說要寫3年,現在用AI可能一個月就寫出來,寫得慢的人就被淘汰。也有表演藝術工作者在使用AI時發現,與其說自己在訓練AI,不如說是AI在訓練自己的中文表達能力,目前的生成式AI還沒辦法取代日常的工作。也有觀眾的公司努力導入AI,追上流行趨勢,但往往還是無法取代人力,因為還在初期接入階段,無法有足夠的生產力,價格也不見得便宜。

AI時代已經來臨,無論我們是否準備好,創作者都需要面對這個新的現實。當然希望在未來AI可以完全取代人類的勞動力,讓人類可以專注於創作。本次座談會是一個嘗試,期待未來有更多這樣的討論,讓我們在不確定性中找到前進的方向。

未提供相片說明。
未提供相片說明。未提供相片說明。未提供相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