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嘉當代書藝與台灣舞踏個展
書藝,當代與身體:逆光的視角,新生的力量 胡嘉的《压光 Overpowering當代書藝與台灣舞踏個展》 展場:屏東美術館 開幕茶會8/25上午十一點 / 策展人 林育世 當代書藝,亦即將傳統之漢字書墨藝術,置之於當代的知識框架下重新取得詮釋的脈絡,進而能從單一文化的書寫符號系統轉化成與全人文之多元價值體系之全面對話關係。然而對於上述自書法、書道到書藝等的漢字書寫美學想像,總帶有歷時性的人文歷史演進的假想基礎,從傳統而現代,由實用而審美,由單一而多元,及論家常著墨的儒、釋、道哲學精神的摻雜融合等;這樣的美學想像,除了偏傾於厚重的抽象歷史線性序事觀點之外,其中「文以載道」、「文人氣質」等傳統東方美學訓規,更讓書家的身體性隱遁其中而位居其次。 「压光(壓光)」,來自攝影術語,指的是在逆光的拍攝環境裡,攝影者以補充光源的方式將原本拍攝對象物曝光不足的條件扭轉過來,甚至壓過背景的自然光照條件。在本展覽中,則喻意我們用顛覆性的視角重新觀看書藝,讓新的藝術詮釋動力取得權柄,像強烈的靈光一樣,壓過陳故窠臼,重組藝術與文化編碼,映照出新的形象。 胡嘉以一介書藝家獨立籌辦了三屆《台灣國際黯黑舞蹈節》,試圖以「黯黑舞蹈」為名,連結並實踐土方巽在1960年代初期明確地將自己的舞蹈風格稱之為「暗黑舞踏」(あんこくぶとう)的訓義。暗黑一語,它反應的是戰後日本文化心靈對現世的遁匿傾向,以反面論述、反面語彙消解文化集體受挫的現實處境。日本舞踏的暗黑,在舞台上發展出正反二元辯證的身體圖像學,剃髮,全身塗白,裸體,除了表面上的對西方身體美學的反動之外,另外也有東方文化中死後他世的宗教思想做依託。 不同於源自廿世紀戰後的日本舞踏中的暗黑二元辯證意象,胡嘉的「台灣舞踏」(「黯黑舞蹈」)則多偏向結合台灣民俗文化的穿透與台灣現當代史的歷史參照;而將當代書藝與台灣舞踏身體的結合,既承托了侘寂美學的可能性,又揉合了台灣當代藝術的共時性思考;而以台灣當代美學傳統裡較為厚實的禪意境界,也開展出不同於日本舞踏既有的生死辯證框架,為台灣當代書藝透過舞踏身體的特殊實踐。 胡嘉在他所開創的「書踏藝術」中,打開了一盞逆向的強光,同時照見書藝與舞踏,既解構,又揉和。
主辦單位|屏東縣政府
協辦單位|屏東市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