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創工會2024年性別平等與勞動情況調查報告系列文(二)

藝創工會2024年性別平等與勞動情況調查報告系列文(二)

2025-03-13 最新資訊 未分類 0

─藝術與性別權力:從書籍《傲慢的堡壘》看表演環境中的不平等現象

在表演藝術的世界裡,創作自由與身體表現經常被視為核心價值,但這樣的文化,也讓性別權力不平等與性騷擾問題更難被揭露。美國哲學家瑪莎‧納思邦(Martha C. Nussbaum)在《傲慢的堡壘》中深入探討了表演藝術界的權力結構,揭露長期被忽視的性侵害與問責問題。

她指出,表演藝術環境與其他產業類似,男性通常掌握更多資源與話語權,而女性則在性別歧視和權力濫用的夾縫中掙扎。特別是在戲劇、歌劇、舞蹈等領域,藝術家的身體往往是表達情感與創作的工具,這讓權力關係更加複雜。例如,導演、製作人或資深藝術家可能利用自身的影響力,讓年輕藝術工作者陷入進退兩難的處境——若拒絕不當要求,可能就此失去職業發展的機會。

更嚴重的是,這種權力不對等往往被合理化。納思邦提到,藝術界長久以來被視為「不受懲罰」的領域,許多人以「創作自由」為藉口,將剝削與騷擾合理化。例如,有些導演或老師可能要求演員在「探索角色」時打破身體界線,甚至鼓勵演員將個人情感經驗投入角色,而這種作法可能導致情感與現實的界線模糊,進而讓不當行為變得更難分辨。

藝術創作是否應該無限度地「犧牲」?

這次藝創工會的性平調查中,一些受訪者也提到類似的現象。他們分享,許多藝術工作者會反思自己應該為藝術「犧牲」到什麼程度,甚至有人因為對方是藝術家,會覺得應該「包容」某些行為,或是自我質疑是否該「開放」一點來配合。然而,這種文化容易讓創作環境變得不健康,尤其是當導師或資深工作者以「激發潛能」為由,要求演員或舞者突破身體與心理的極限。

事實上,近年來許多研究都顯示,藝術產業內的性騷擾問題不容忽視。根據本次藝創工會的調查,約87.1%的藝術工作者表示曾目睹或聽聞言語性騷擾,27.3%經歷過趁人不及抗拒的肢體觸碰性騷擾,另有22.3%曾遭遇敵意環境的性騷擾​這與納思邦的觀察不謀而合。

如何改變現狀?

納思邦認為,藝術界需要重新檢視自身文化,特別是「創作自由」與「職場安全」之間的界線。這次調查的受訪者也提出類似建議,他們認為指導者的角色應該轉變,讓劇場訓練與創作過程更加健康,而不應該以「藝術的名義」來合理化過度要求。從更廣泛的層面來看,藝術教育、業界自律與法律保護都應該同步進行,才能真正改善表演藝術工作者的勞動條件。

《傲慢的堡壘》提醒我們,藝術應該是創造力的展現,而不是權力濫用的溫床。對於表演藝術工作者來說,追求創作的極限並不應該建立在對身心的剝削之上。未來,透過更透明的權力機制與更健康的藝術環境,才能讓創作者真正發揮潛力,而不再受困於性別與權力的不對等關係。

歡迎下載全文,為藝術工作者發聲!

調查報告p.73:https://lihi2.com/dky5l/website

歷年調查報告:https://lihi2.com/nSET0/website

#藝術工作者

#勞動調查

#勞動權益

#性別平等